第(2/3)页 但前提是你得听话,若是那些大臣们敢违逆圣意的话,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次的动作,其实也是在敲打其他的官员,对其进行警告。 而大臣们也都不笨,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几天的时间过去,没有一个人再反对科举的事情。 没人再提出意见,嬴政的耳根子也清净了不少,然后又开了一场朝会,也臣子们商议了一下科举的具体事宜。 在将所有的问题都敲定了之后,也没有耽搁,直接下了一道命令给李斯,让他抓紧处理此事,务必要保证半年后的科举顺利进行。 在接手这件事之后,李斯也是一脸的严肃。虽然还有半年的时间,但这件事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比如要在各地都修建考场,还要把此事昭告天下,传遍各个郡县。 皇帝陛下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科举开始之前让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件事。 要知道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水平,想要完成这样的目标绝对不容易。可既然嬴政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这个丞相也没有反驳的机会。 所以在下朝之后就急匆匆的出了咸阳宫,去办自己的事情了。 秦国的办事效率一直很高,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科举的消息就已经被很多人都知道了。 而对于这件事,各方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别。 那些贵族们大都愁眉不展,心中焦躁而气愤。不知是哪个混蛋出了这么一个主意,现在的科举简直就是要挖他们的的根基啊。 可以想象,一旦寒门弟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那么对于他们这些贵族的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即便是有科举之后平民们步入仕途的可能性也要远远的低于贵族子弟,但平民却又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数量很多。 或许贵族子弟为官的可能性是平民的十倍,但平民的数量却是贵族的千倍万倍。在这样的绝对人数差距之下,完全可以抵消掉贵族的优势。 也就是说,等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很可能平民官员的数量要远高于贵族官员了。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边也就要真正的没落。 原本商鞅变法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贵族的权力,现在又来了一个科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