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蜀军趁机攻打长安,周围几乎无可以抵挡的兵力了。 一时间魏主曹睿纷纷调兵遣将,企图将损失的十多万兵力弥补上来。 而司马懿父子战死上方谷,甚至比少了十几万大军的损失更重。 司马懿是曹魏公认的唯一可以抵挡诸葛亮的三军大都督,却死在了蜀汉北伐副都督曹君手中。 一时间,曹君大名传遍四野。 同时,他的残忍和冷酷无情也到了让小儿止哭的地步。 在此大劫来临之际,有一曹魏老臣上折子,让曹睿派使者出使蜀汉,强烈谴责曹君坑杀战俘的不人道行为,从而转移视线,为曹魏接下来的调兵遣将赢得喘息时机。 当魏使还在路上时,成都的蜀汉朝廷也收到了来至前线的消息。 顿时赢得文武重臣争论不休。 有人说,曹君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帅才,比诸葛亮更适合率军北伐,若有他在,三年内可灭掉曹魏。 再过两年,可灭掉东吴。 光伏大汉疆土,指日可待。 至于坑杀战俘一事……大汉与曹魏互为对手,各施手段,胜者王败者寇,不值一提。 仁义道德不能当饭吃,还是手上见真章。 而反对一派也是有理有据。 先皇刘备以仁义立国,这才赢得了无数人才相投。 汉、吴、魏三国中。 以如今的大汉实力最为弱小。 如何能与其他两个强敌三国鼎立? 问题就出在大汉以仁义立国上。 如今仁义崩塌,大汉立国的基础不在,若曹君不除,今后恐不是东吴和曹魏的对手。 迟早灭亡。 刘禅哪会处理如今这样的乱局,只得传旨汉中的诸葛亮,让他全权定夺。 诸葛亮在了解事情的原曲后,也选择跟随运粮队伍,来到了渭水边的蜀汉大寨中。 蜀军北伐的高级将领,纷纷被诸葛亮单独召见。 最后,轮到了曹军。 诸葛亮仍旧如往常一般,手持羽扇,跪坐在案台之后。 第(2/3)页